2016年10月21日讯近年来聚焦产业发展和
成绩面前,南阳市并未止步,而是通过实施“123”人才计划和“531”培育工程,多途径培育中医药人才。几千年来,南阳市中医药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中医药科研教育基地。通
2016年10月21日消息 近年来,南阳市着力产业发展和项目引进,着力将中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和经济发展优势,推动中药大市转型跨越打造中医药强市。
目前,全市中医从业人员1万余人,拥有国家重点专科2个、省重点专科4个、省中医专科18个、市中医专科51个。
面对成绩,南阳市没有停下脚步,而是通过实施“123”人才计划和“531”人才培养工程学习中医学途径,多渠道培养中医药人才。 通过与北京玉湾合作学习中医学途径,成立“仲景书院”,培养特色人才。 通过创办“仲经论坛”,打造了南洋中医药学会等学术平台。 通过建立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市场,推动人才交流,探索出一条培养引进中医药人才的新路子。
仲景文化发扬光大
一代良医,照耀华夏万秋。 东汉时期,南阳中医的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诞生了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张仲景。 千百年来,南阳的中医药文化不断传承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中医药科研教育基地。
目前,南阳市拥有南阳工学院张仲景中医学院、南阳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韩国学生培训班等本科、专科、中专专业院校。 他们每年培训3000名中医和中医专业人才。 禹人。 良好的教学质量和突出的办学特色吸引了众多国外教育机构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南洋学习中医。
南阳市还围绕“大中医、大健康、大民生、大产业”主题,提出优先发展中京健康服务业,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切实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我市继续实施张仲景医学创新工程,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张仲景医学文化节,成立全国张仲景论坛,逐步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张仲景医学文化保护、利用和发展交流平台体系。 通过宣传推广中医养生资源、张仲景文化和“医圣南洋”,设立张仲景基金会、设立张仲景奖等多种方式,弘扬张仲景理论、光大医圣精神,打造医药品牌。
产业链日趋完善
一年一度的“中经论坛”即将开幕,南阳这座中医养生理念遍地开花的城市,再次为世人所瞩目。
近年来,南阳市以产业发展和项目引进为重点,着力将中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和经济发展优势,推动中药大市向中药强市转型跨越。 .
依托丰富的资源,市政府提出在中心城区打造“张仲景医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医疗圣地、张仲景博物馆、张仲景中医馆、张仲景健康馆等项目发展文化、商贸、中医诊疗、中医养生产业的体验中心。 该项目已获省发改委核准。
以健康养老为核心,突出中医特色和中经品牌,打造集医疗、护理、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健康养老、养生保健四位一体,打造基本保障、高端品牌、模式创新健康养老体系。
充分发挥南阳“好药材好药”的天然优势,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基地、药用植物种植基地、保健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等健康产业资源有效融入旅游线路,重点培育中药材。 旅游景点和路线。
南阳市顶着“全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城市”的光环,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 张仲景中医学院、南洋医学院等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中医药教育培训服务,招收海外留学生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在海外共建中医药大学,派出大批中医护理和康复理疗海外人才已成为南阳中医对外服务贸易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