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

眼下“乐园热”还能持续多久?(图)

2022-11-25栏目:美食
导语

直至3年后的今天,苏州乐园重回人们的视野。那一年风头最劲的,则当数位于苏州吴江、号称“中国第一个大型科幻主题乐园”的福禄贝尔科幻乐园。相比苏州乐园,选址吴江区芦墟镇的福禄贝尔在地理

疫情防控成效逐渐显现,游客最期待的是康复。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业在今年“五一”假期开始回暖。

更值得关注的是,长三角老牌主题公园宣布“复活”:5月20日,关闭三年的苏州游乐园以全新品牌“苏州游乐园森林”开门试运营世界”。截至6月1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园区10天内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苏州乐园开园前两天,徐州方特乐园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总投资40亿元。作为徐州引进建设的龙头旗舰文旅产业项目,当地群众寄予厚望,希望将其打造成全国旅游标杆项目、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掀起了建设大型游乐园的热潮。除了苏州欢乐世界、徐州方特,这样的项目也在各地落地:上海金山,乐高主题乐园去年确定落户,预计2023年后建成;在江苏太仓,恒大儿童世界2017年底开工建设,部分园区预计2022年开园;位于浙江长兴的太湖龙梦乐园,总投资超250亿元,计划年内试运营70%的项目;停建半年多半被“接管”的乐园,将成为融创第12个文旅城项目。

“迪斯尼太远,去苏州乐园”,这句口号可以说是长三角一代人青春时期的集体记忆。作为当时周边最大的主题公园,苏州乐园曾有过辉煌的时期。如今,不仅上海迪士尼乐园已经来到家门口,一大批主题公园也纷纷落地生根,长三角将成为“大乐园”。

然而,这场“天堂热”又能持续多久呢?这些正式开业、在建、落地的项目在长三角是否有足够的生存空间?等待这些乐土的,是共存共荣带来的市场繁荣,还是同质化竞争后的鸡毛蒜皮?

“迪士尼太远了,去苏州乐园吧”

90年代中后期,长三角掀起了一股“乐园热”,如今再度回归的苏州乐园正是在这个时候蓬勃发展起来。

1994年8月,苏州高新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俊发加入苏州乐园,见证了苏州乐园的发展历程。顾俊发告诉记者,苏州乐园一期工程水世界率先建成,于1995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短短两个月时间,水世界接待游客60万人次苏州乐园附近美食,制作了20多个万元的利润,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

苏州乐园开园后,一时风头无两。除了在苏州大受欢迎,园区还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苏州乐园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尤其受到上海人的青睐。顾俊发这样描述当时的盛况:“凌晨两三点,一些上海游客乘坐首班火车赶往苏州,在园区门口等候开园。” 他用上海话来说,如果当时上海的年轻人没去过苏州公园水世界玩过水,我在外面吃不下。

两年后的1997年,苏州乐园二期工程正式投入运营,这就是家喻户晓的苏州乐园欢乐世界。“迪士尼太远,去苏州乐园”的口号已经传遍了长三角乃至更远的地方。范围广泛的。

谈到当年的招牌口号,顾俊发向记者讲述了设计思路:“首先,美国除了这两个,只有东京和巴黎有迪士尼乐园。香港迪士尼乐园是2005年开业的,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人们,迪斯尼确实‘遥不可及’。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个口号表达了我们的定位:苏州乐园是与迪斯尼乐园竞争。”

彼时,苏州乐园的“对标”是全方位的。从筹备之初,苏州游乐园就确定了在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与迪士尼全面对接的方针。苏州乐园欢乐世界的总体规划委托加拿大多伦多富莱克公司进行,该公司曾参与海外迪士尼乐园的规划建设。当时号称“世界先进、亚洲第一”。

在顾俊发看来,高起点、高定位是苏州乐园成功的关键。在出境游远不如今天的90年代,这座位于姑苏城西、整体设计极具欧美风格的新型现代化大型游乐园,可以说是“震撼人心”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

随后几年,苏州乐园的发展一帆风顺。直到2009年,园区建设进入快车道。2010年7月,糖果世界开业;2011年8月,温泉世界开始对外开放;2013年初,白马尖龙池景区也被纳入苏州乐园版图,成为苏州乐园的生态世界。

2017年,随着苏州高新区西部生态旅游圈战略的推进,经营了20年的苏州乐园欢乐世界关门搬迁至大阳山。直到3年后的今天,苏州乐园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亚洲最大,超越迪士尼”

与经久不衰的苏州游乐园相比,长三角地区的“同代”主题公园大多已经没落甚至消失。

以上海为例,1996年,上海环球乐园在嘉定南翔开园;同年,美国梦乐园在青浦开业。这两个公园与上海最古老的锦江公园一起,构成了上海第一代主题公园的中坚力量,是当时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游乐场所。

当年最火爆的当属位于苏州吴江,号称“中国第一座大型科幻主题公园”的福禄培尔科幻乐园。与苏州乐园相比,位于吴江区芦墟镇的福禄培尔在地理上更接近上海。从建设之初,它就瞄准了上海市场,因此在上海媒体投放了大量广告。“台商投资,中美日德意澳共同开发”的背景和高达1.1亿美元的总投资也让福禄培尔成为热门话题。

1996年8月18日,福禄贝尔科幻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虽然180元的门票价格在当时确实很贵,而且园区内的很多项目都要单独购买,但在众多广告宣传的支持下,加上园区时尚的“科幻”气质,福禄贝尔还是吸引了开盘后大量游客前去试用。园区内18层的高空跳塔成为其招牌,其宣传效果堪比“迪士尼太远,去苏州乐园”的口号。

然而,当时谁也想不到,被誉为国内主题公园“先驱”的福禄培尔,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成为了行业的“烈士”。

51岁的陕西人姜彦文现在在杭州工作。20多年前,他见证了福禄贝尔从盛到衰的全过程。记者完全是无意中联系到他:在几年前发表的一篇回顾福禄培尔科幻乐园历史的博文下,蒋彦文在评论中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希望能找到当年共事过的老同事.

苏州乐园附近美食

“我是福禄培尔的第三批员工,当时福禄培尔正在全国招人,我是在西安应聘的。” 姜彦文告诉记者,他是看了报纸上的相关报道后才应聘的。报道中提到的“亚洲最大”主题公园,当时有望“超越迪士尼”,着实吸引了很多人。在招聘点,应聘者排起了长队。

1996年初,蒋彦文如愿在园区纪律处任职,来到江苏。

福禄贝尔正式开业后,员工总数达到2700多人。据说员工规模是按日均游客15000人计算的,员工与游客的比例为1:5。蒋彦文记得,开园之初,游客数量远超这个数字。开园当天接待游客3万人次,单日游客高峰一度突破8万人次。但好景不长。经过短暂的人气,公园很快进入淡季。

“天气越来越冷,进园的游客越来越少,园区的财务状况也开始出现问题,最后整整四个月连工资都发不出去。” “ 在这个以科幻为主题的公园里,姜彦文度过了如梦似幻的一年。

失败的主题公园,没有主题

福禄贝尔闭馆三年后,上海环球公园闭门谢客。次年,美国梦境也告一段落。世纪之交,长三角的“天堂热”惨淡收场。

虽然是基层员工,但姜彦文对福禄贝尔的失败也有更准确的解读:“我生错了时间。福禄贝尔当时的野心太大,盲目乐观了市场前景。现在回过头来看,是否无论是门票定价还是乐园所在位置,都是不切实际的。”

蒋彦文告诉记者,180元的票价其实是“开盘价”。按照运营商的原计划,正常票价翻倍至360元。这样的定价显然不符合当时国内的消费水平。至于公园所在的苏州吴江芦墟镇的位置,虽然靠近淀山湖,距离上海中心城区50多公里苏州乐园附近美食,但在那个私家车还是稀罕物的年代,这没有铁路通达的小镇,远不如距离更远的苏州方便。区乃至无锡、杭州等地。

对于这个昔日的潜在竞争对手,苏州乐园负责人顾俊发也颇为感慨:“说句公道话,他们的理念还是很超前的,投入也很大。但这种超前也直接导致了最终的失败。”如果福禄贝尔在 10 年后出现,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局。”

一味追求投资规模,脱离市场实际需求,无疑是商界的大忌。高调出场、惨遭收场的福禄培尔堪称反面案例,时至今日仍有警示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世纪之交同时出现的主题公园所引发的同质化竞争,也是最终毁掉福禄贝尔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面对长三角新一轮的“天堂热”,类似的悲剧还会再次发生吗?

顾俊发认为,未来前景总体看好。他坦言,目前长三角地区的主题公园密度确实比较高。虽然竞争在所难免,但仍有发展空间:“这次繁荣的背景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相应提高,带动了市场需求。就拿我们来说比如上海迪士尼乐园来了之后,我们的收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对于游客来说,并不是去了迪士尼乐园就不能去苏州乐园了。”

话题一转,顾俊发说道:“但一切的前提是,每个人都要练好内功,做出自己的特色,形成差异。” 顾俊发认为,过去几十年失败的主题乐园,往往只是游乐设备的简单堆砌。没有真正的主题。

“当年我们学迪士尼,现在不学了,我们要有自己的主题,有自己的特色。” 当上海迪士尼越来越成为“后来者”的标杆之际,率先效仿迪士尼的苏州游乐园重新集结,推出了安生态卡。顾俊发说:“背靠大阳山真山真水,我们要的是将森林生态与主题公园相结合,打造一个森林大IP。”

主题公园不能赚快钱

有人认为,目前长三角的“天堂热”有点过热。国内旅游行业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旅游研究所所长刘思敏直言:在长三角地区,不仅主题公园数量太多,建设和规划,也有盲目跟风和投资过热的迹象。

刘思敏认为,去主题公园游玩是一种重复消费。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长三角地区,确实有适合主题公园发展的土壤。不可否认,主题公园建设已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一批旅游资源禀赋欠缺的城市对这种“无中生有”的旅游景区尤为热衷。

“故宫建不起来,九寨沟建不起来,但世外桃源还是可以建的!”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常州的恐龙园和太仓的儿童世界都是基于类似的理念。

“但主题公园建设初期投资巨大,需要长期精细化运营才能收回成本,甚至盈利。” 刘思敏说,换句话说,主题公园不赚快钱。如果蜂拥而至建设主题公园,是否有足够的市场容量支撑如此庞大的投资?市场需求确实存在,但是否足以支撑足够多的公园,值得商榷。“消费者对故宫或九寨沟的好奇心不会消失,但对于主题公园等需要多重体验的旅游景点,需求可能随时被压缩。” 刘思敏说,尤其是当前,疫情对文旅产生了影响。工业的影响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大量房企涌入,“文旅地产”概念下的项目也值得警惕。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类项目大量涉嫌卖狗肉,动机可疑,主题公园往往沦为商业地产的噱头。“迪士尼背后是一条非常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以游客的旅游需求为中心,这是建设主题公园的基础。” 刘思敏说道。

20多年过去了,苏州游乐园焕然一新,福禄培尔所在的地方早已改建为学校。至于美国梦境和上海环球公园,要么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记忆深处,要么成为了城市中的谈资。

而那些刚刚起步和还未起步的乐园,无一不是野心勃勃,想要分一杯羹,像苏州游乐园这样的前辈,或者像迪士尼这样的外来者。



友情链接: 常识百科 常识问答精选常识 常识经验
百度地图

Copyright © 2017 安全常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www.anquanchangshi.com 渝ICP备20006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