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

咖啡,看完这篇文章你会知道如何健康、科学的喝

2023-01-27栏目:常识百科
导语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咖啡,看完这篇文章你会知道如何健康、科学的喝咖啡,从而过瘾又养身!看到这里,你应该对咖啡因以及咖啡因提神的原理有了很全面、很科学的认识。科学家长期研究发现,爱喝咖

大家好,我是杰老板,专注于科普与健康。 科学爱自己爱家人,喜欢就关注我吧。 每天都会把最实用最科普的健康知识分享给大家!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咖啡。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如何健康、科学地喝咖啡喝咖啡的常识,让你乐在其中,养出健康来!

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 自从爱上喝咖啡,身边总有人传道:

“咖啡喝多了不好,会扰乱你的生物钟”

“别喝咖啡,小心失忆”

“血脂高还敢天天喝咖啡,小心身体承受不住”……

喝太多咖啡有害健康,这个大家都知道! 但是我就是忍不住不喝酒! 尤其是小蓝杯开售后,下单方便不说,每天还有巨额优惠券,让人欲罢不能。 我们无非是“就是爱喝”或者“不得不喝”。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群“道理我懂,但离不开”的人,那么今天的文章就是为你而写。 如何科学地喝咖啡,喝得开心又不伤身,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

01 咖啡因——爱它,了解它

小时候,看着父母喝咖啡,我们提出要试一试,往往遭到拒绝。 都说咖啡苦,不好喝,但随着我们长大,还是忍不住去尝试。

这种尝试,可能永远离不开,甚至成为真爱。 有人因其独特的“苦”味而爱上它,但大多数人最初爱上它是因为清爽。

一千年前,在非洲大陆某座高山下,一群山羊吃到红色的咖啡浆果,兴奋得连牧羊人都熬夜了。 牧羊人把找到的山羊送给了一些祭司,这大大延长了祭司的祈祷时间。 咖啡,人们就是这样发现它的价值的。

大约在 13 世纪,咖啡作为一种令人兴奋的饮品在阿拉伯地区开始流行起来。 虔诚的穆斯林喝上一杯咖啡就会神清气爽,整夜举行宗教仪式也不会打瞌睡。 但是,18世纪初咖啡传入欧洲后,人们就把它当成毒品,不敢喝了。 人人都说这是伊斯兰异教徒的饮料,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吃了会死。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决定对此进行试验。 国王找了一个死刑犯,宣布要喝咖啡代替死刑:马上喝3杯咖啡,如果没死,第二天再喝3杯,就这样一直喝到死。 实验结果:死刑犯不仅没有被毒死,而且身体健康,活到了80多岁。 于是,喝咖啡终于如潮水般流行起来,尤其是在上流社会,喝咖啡成了一种时尚。

由于咖啡因,咖啡可以提神。 咖啡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主要从咖啡豆、可可豆和茶叶中提取。 咖啡因的化学名称是1,3,7-三甲基黄嘌呤,与DNA中的嘌呤结构相似。 如果咖啡因被提纯,它会产生微苦的白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

咖啡因分子式

目前已知的是,咖啡因在体内代谢的主要部位是肝脏。 除去一个或两个甲基后,生成二甲基或单甲基黄嘌呤。 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80%的咖啡因及其代谢产物会被排出体外。

科学家表明,咖啡因之所以能提神,主要原因是它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我就通过王小明平凡的一天来讲解其中的原理。

昨晚,王晓明为了写工作报告,在办公室通宵达旦。 今天早上他还是睡不着,因为他要在9:00的月度生产经营会议上汇报。 就在这时候,疲倦和困倦的感觉一波又一波的袭来,他有些忍不住了。 他用手机小程序点了一杯外卖美式咖啡,一饮而尽。 渐渐地,他又觉得神清气爽了。

在这个过程中,王晓明的身体发生了什么? 首先,因为长时间没有休息,王晓明的身体会出现疲倦和警觉,会产生大量的信号物质“腺苷”。 要让大脑知道“我累了”,“腺苷”必须与大脑中的特定受体对接,然后产生睡意。 喝咖啡之前,“腺苷”信号可以正常传递,所以王小明犯困了。

喝了一杯咖啡后,咖啡中的咖啡因通过王小明的消化系统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到达特定位置,开始干扰传递信号的“腺苷”,从而“腺苷”不能对应。 受体对接。 此时大脑无法接收到腺苷传递的疲劳信号,无法产生睡意。 王晓明的睡意逐渐消失,还能坚持4到6个小时。 但是,之前让他感到疲倦的“腺苷”并没有减少,所以咖啡因提神只是在欺骗身体的感觉。 疲惫还在,只是感觉不到了。

比如咖啡因对腺苷的抑制作用,就像你家的钥匙孔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原来的钥匙打不开门。 咖啡因是堵住钥匙孔的恼人的不明物体!

腺苷与细胞表面腺苷受体结合

再来说说神奇的神经递质——“腺苷”,它被认为是调节睡眠的稳态因子之一。 通过了解“腺苷”的睡眠调节机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晚上喝太多咖啡容易失眠。

为了揭示睡眠调节的机制,20世纪初,法国生理学家皮埃龙和日本生理学家石森久美几乎同时进行了一项极为相似的实验,将睡眠150-293小时的狗的脑脊液注射进去剥夺进入正常狗的心室。 这些动物发生了睡眠,催眠素的概念首次被提出。 虽然当时无法对催眠物质进行定性,但他们的实验证实了睡眠物质的存在。 大量研究表明,腺苷、前列腺素(PG)D2、细胞因子等20多种内源性物质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其中腺苷和PGD2的促睡眠作用最强。

腺苷分子

1954年,费尔德伯格和舍伍德将微摩尔的腺苷注射到猫的脑室,使猫的睡眠时间增加了30分钟,性质与自然睡眠相似。 后续研究发现,强迫睡眠剥夺(催眠)、药物或基因操作等,可使大脑细胞外间隙腺苷水平升高,显着增加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on-rapid eye movement,non - REM、NREM) 睡眠和快速眼动 (REM) 睡眠。

总之,以上实验都表明“腺苷”是一种具有“催眠”能力的物质。 咖啡因能有效干扰“腺苷”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干扰催眠作用! 话虽如此,下次晚上不小心喝多了咖啡,体内无法消耗的多余咖啡因就会给你的小催眠师腺苷带来麻烦,让你彻夜数羊!

除了咖啡,生活中的很多食品和饮料都含有咖啡因。 现煮咖啡是目前生活中咖啡因含量最高的。 一杯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可达95mg,其次是速溶咖啡,82mg,红牛等能量饮料也含有咖啡因,高达80mg,红茶和可乐的咖啡因含量相近,约为40mg。 绿茶和热可可的咖啡因含量约为 20%。

喝咖啡的常识

除了食物,很多药物也含有咖啡因。 药物氨基比林咖啡因片的主要成分是氨基比林和咖啡因,用于缓解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也可用于神经痛、风湿痛、牙痛等症状. 咖啡因的作用是兴奋中枢神经,收缩血管,增强氨基比林的镇痛作用。

据外媒报道,有的人喝咖啡是为了提神,也有的人喝得不多。 这可能是因为人体内有一种“咖啡因基因”,可以控制人体对咖啡因的反应。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20多份累计参与人数超过12万的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后发现,人体内有四组基因直接与咖啡因发生反应,决定了人体分解咖啡因和分解咖啡因的能力。是否能加强咖啡因作用的能力。

英国爱丁堡大学和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荷兰和意大利的 3000 名“咖啡迷”进行了 DNA 分析,并要求他们填写一份关于平均每日咖啡消费量的调查问卷。 平均咖啡消费量低于那些没有携带遗传变异的人。 研究表明,PDSS2基因突变会降低人体分解咖啡因的能力,从而使咖啡因在体内停留的时间更长。 也就是说,如果你喝了一点咖啡就彻夜难眠,那么你的PDSS2基因可能发生了突变。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喝咖啡叶可以快速入睡,这也可能与“腺苷受体”减少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中可以与咖啡因相互作用的腺苷受体越来越少。 60 岁的人大脑中的受体只有 20 岁的 1/3,因此咖啡对老年人的影响往往较小。

看到这里,你应该对咖啡因及其提神原理有了全面、科学的认识。 为理解咖啡因的“罪”与“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02 咖啡因的“七大罪”

2017年,演员曹颖发微博自曝渡过难关。 原来,她在高速路上突然心悸气短,差点撞车,最后坚持下高速,转弯前被医院抢救。 曹颖在文中称,由于连续通宵工作,喝了一杯浓咖啡提神,没想到出现了心悸、呼吸困难、手脚麻木、在高速公路上抽筋等症状。 至于这次发作的原因,曹颖推测很可能是咖啡因中毒,自己得了哮喘病。

研究发现,当每天摄入咖啡因大于600mg时,就会出现烦躁、失眠、头晕等症状。 咖啡因的含量大约是一杯咖啡70-150mg,一杯绿茶50-100mg,一杯红茶30-50mg,一瓶咖啡因饮料50-100mg。 所以如果每天喝2杯咖啡、3杯绿茶、1瓶咖啡因饮料,就有可能超过600mg。 此外,咖啡因的含量与咖啡的浓度成正比,曹颖可能是空腹饮用高浓度咖啡引起的不适。

在消化系统方面,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迷走神经中枢,刺激迷走神经的胃支,从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多,胃腺体分泌过多。 .

长期饮用咖啡因的人,突然停止摄入咖啡因后,会出现头痛、心烦、烦躁等戒断反应。 重新引入咖啡因后情况有所改善。

孕妇吃了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后,咖啡因会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进入羊水,基本上胎儿就会生活在含有咖啡因的环境中,咖啡因的一系列作用也会在胎儿体内发生。 . 最近的研究表明,虽然咖啡因对腺苷受体有抑制作用,对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否有影响还没有深入研究,但已经证实高浓度的咖啡因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孕妇应尽量少摄入咖啡因,不仅是咖啡,其他含有咖啡因的相关食品、饮料和药物也应尽量少摄入。

咖啡因具有兴奋心脏和加快心率的作用。 心动过缓者大量饮用咖啡后,会引起心动过速,甚至出现室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咖啡会减少身体所需的钙质,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喝咖啡的常识,女性需要的钙质比绝经前多10倍。 老年妇女如果经常喝咖啡,容易发生骨折。

维生素B1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但咖啡对维生素B1的破坏作用很大。

03 合理饮用,别忽视咖啡对人体的“好处”

作为一个咖啡爱好者,我更愿意去研究咖啡的“好”。 咖啡因对人体的好处太多了。 例如,研究表明,咖啡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还可以减少结肠癌的复发,改善血液循环。 循环、利尿除湿、抗衰老、除臭、抑制过敏反应和气喘。

常见的“好”就不细说了。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个不常见的“好”。 科学家长期研究发现,喝咖啡的人自杀风险更低!

朱塞佩·格罗索 (Giuseppe Grosso) 和其他人进行的荟萃分析发现,咖啡因可以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 咖啡因不是治疗情绪障碍的药物,但有人将其视为抑郁症早期的抗抑郁药,这也暗示咖啡因可能具有抗抑郁作用。 弗雷德霍尔姆等人。 已经证实,咖啡因可以控制抑郁症神经病变患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如增加中枢神经系统中儿茶酚胺和血清素的含量,而咖啡因可以增加大脑边缘系统中血清素的含量,促进释放前额皮质中的多巴胺,其作用类似于抗抑郁药。 . Pravin Popatrao Kale 等人。 和亚历山德拉·索帕 (Aleksandra Szopa) 等人。 已经证明咖啡因具有抗抑郁活性,可以增强某些抗抑郁药物的抗抑郁作用。

既然咖啡对人体有“好处”和“坏处”,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合理地饮用,才能规避风险,爱我所爱,一直喝下去呢? 我觉得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调整:设定合理的饮用时间,控制饮用量,合理搭配。

该建议主要基于对咖啡因代谢时间的研究。 在人体内,咖啡因口服后能被迅速完全吸收,达峰时间约为30-120分钟,可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脑内含量比血量接近1.0。 咖啡因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2.5-4.5h。 个体对咖啡因的代谢存在一定差异。 女性代谢咖啡因的时间更长,怀孕期间咖啡因在体内的半衰期明显增加。 也就是说,我们喝完一杯咖啡后,其中的咖啡因需要4个小时左右才能慢慢失去作用,而要完全代谢出体外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如果不想入睡困难,晚餐后尽量不要喝咖啡。

咖啡是不宜佐餐的饮品之一。 其原理是咖啡因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从而降低食欲。 空腹饮用会刺激胃液分泌,损伤胃粘膜,对胃溃疡患者不利。

咖啡会加速身体消耗热量。 当热量的消耗加快时,很容易引起低血糖。 当低血糖发生时,身体会立即启动升高血糖的机制,尽可能利用储存的糖分来升高血糖,同时会伴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出汗、面色苍白、心悸(心跳加速率)、难以忍受的饥饿感、焦虑不安、紧张不安、四肢颤抖、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不利于安全驾驶。 另外,咖啡是利尿剂,堵车时憋尿难受。 所以开车前不要喝咖啡,忍着就好。

高浓度咖啡的咖啡因含量也很高。 体内积累大量咖啡因,容易引起多动、心跳加速、恶心等症状。

喝咖啡时,适当放些糖,可以减轻咖啡的苦味。 但是,如果糖分加多了,不但不能提神,反而会让人无精打采,甚至会觉得很累。 据分析,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咖啡进入人体后,会消耗体内的某些矿物质,而这些矿物质用于将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中。身体。 必不可少; 其次,喝含糖过多的咖啡时,会反射性地刺激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过量的胰岛素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降低,导致低血糖。 人体一旦血糖过低,就会出现心悸、头晕、四肢无力、嗜睡等低血糖症状。 另外,喝咖啡时不宜吃太多糕点、糖果等高糖食物,否则也会出现上述现象。

综上所述:

1、咖啡可以提神,因为它含有咖啡因。 咖啡因能抑制神经递质“腺苷”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困倦”,提神醒脑。

2、咖啡对人体既是“罪”,也是“功”。 只有合理、适度地饮用,才能长久享受咖啡的美味。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咖啡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小剂量的咖啡会有很多有益的作用,但大剂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如果想让咖啡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最好的方法就是适量。

我是BOSS杰,重度咖啡爱好者,你和我一样吗? 欢迎留言和我一起讨论~



友情链接: 常识百科 常识问答精选常识 常识经验
百度地图

Copyright © 2017 安全常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www.anquanchangshi.com 渝ICP备20006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