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常识判断陷入
另外一种是直接完全放弃常识,这种可能是更多考生的选择,考场上随缘,随便蒙,就像题主说的25题对7题,常识正确率在30%左右,给总分拖后腿。一方面,公务员常识题型涉及的知识点非常非常
大家要知道,我们线试中的“常识”题型全称是“常识判断”,而不是“常识背诵”或“常识记忆”。所谓“常识判断”本身就需要大家结合基本的生活常识,通过合理的判断和推理得到答案。
许多学生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时,对模拟考试的通用知识模块感到恐惧。他们在常识备考中常常陷入两个误区:
一是花很多时间背常识重点,听常识课,背课本知识点,做海量的常识题,浪费很多时间,但背得好, 并且未能通过考试。花了时间但没有提高分数;
另一种是完全放弃常识。这或许是更多考生的选择。在考场上,随缘随缘,随便上当。就像出题者说的25题到7题,常识的正确率大概在30%左右,拖累了总分。.
一方面,公务员常识题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历史、技术、管理等,我们复习备考的时间有限。我敢说把考试的知识点全部记住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随意放弃一个题型,会导致其他题型无法弥补这个缺点。如果常识不落后,至少正确率要在50%左右。要知道,在如今激烈的公考竞争中,你放弃了数量和常识,语言和逻辑不稳定,数据分析太慢。你来自哪里?上岸的机会?要知道,有时候成功与失败的差距就只有0.1分。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如此分散的知识点的常识正确率最大化呢?需要一些“傻逼”的方法,那就是尖刺法则!
平均原则
答案必须含糊、模棱两可、不具体,并且必须在包含最相同或相反关键字的选项中。
题目的选项中,如果有“all”、“all”、“any”等比较绝对的词,或者有具体的数字,或者过于具体和明确,则一定是错误的选项。
示例:汇率变化将对一国的对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A.不利于出口贸易
B.有利于公民出国旅游
C、会导致热钱流入
D. 有助于消除贸易逆差
分析:C选项“原因”过于绝对,无法排除。选项 B 和 D 都有有利的关键词,选项 A 和 D 都有交易的关键词。那么D选项最中庸,答案为D选项。正确答案[D]
选项逻辑替换原则
如果options中有content structure: changing from A to B structure,很可能是一个混淆项。因为在做命题的时候,测试者可能会通过逻辑替换AB的方式给考生设下陷阱。
示例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关于《民法总则》与《民法总则》的关系,哪个是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A.民法总则施行后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之民法要点总结,民法总则暂不废止
B.民法总则规定了我国民法的基本规则,而民法总则的内容更为广泛
C.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编纂的第一步,它吸收和借鉴了民法总则的有关规定
D.民法总则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护民事权利的时效期间为二年,民法总则改为三年
分析:先看选项D。两年三年太具体了。对于不清楚的考生,考的太细了。这里根据中庸之道和“知其然”的原则,这个选项一定不能选。再看看 AC 选项。从这两个选项中,您可以得到通用规则在通用规则之前的信息。这两个选项的内容相互呼应,相互印证,所以这两个选项都是正确的,所以不要选;终于来了 要看B哪里错了,先看AC选项给出的信息。通则先于通则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之民法要点总结,所以通则应通则而生,所以通则在通则的基础上提炼是合理的,即 一般规则的内容更为广泛。加上总则与总则,总则与总则,逻辑上很容易给你做一个替换,这是常识命题的规律。A错题选项的规律,可能有这样偷偷摸摸或颠倒顺序的关系,所以我认为B错了。
取同存异原则
如果发现有两个内容或特点大致相同的选项,可以将它们排除,保留那些差异较大的选项,然后对剩下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后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同时,如果有两个相互矛盾的选项,一般情况会一一错,答案就在这两个,这也是“求同存异”。
例:下列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一、试点地区预防腐败局相关职能并入监事会
二、试点地区监事会服从行政体制
三、试点地区监事会由人大选举产生
D.在北京、山西、浙江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
分析:首先排除选项D,这是因为信息不对等。这些省份的考生可能知道,所以排除;再看BC,行政体制和人大是完全独立的,所以这两个选项有矛盾,根据“保留差异”的原则,答案一定是BC。再看B项,监事会隶属于行政体制。如果是隶属关系,如何体现监督的作用?所以B选项错误,选B。
最近选择年原则
提议者喜欢测试当年最新的知识应用。这个规律来自于多年来对数据的分析。
例:下列关于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一、1953年通过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每省每80万人选举一名代表,直辖市和人口50万以上的直辖市每10万人选举一名代表。
B. 1979年修改的选举法,自治州、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农村每名代表代表人数是农村每名代表代表人数的4倍镇。省、自治区人大代表比例为5:1,全国人大代表代表比例为8:1。
C、1995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省、自治区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每名农村代表和每名城市代表的代表人数为4:1,比例仍为4:1自治州、县、自治县
D. 2010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每名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比例2:1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代表人数的要求、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来分配
解析:D选项年份最近,答案为D。正确答案[D]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线测常识部分的准确性?也就是说,如果你回答了,就试着做正确的事情,如果你不回答,就试着把它做对。以上方法都不是绝对的,不能保证100%适用。这些方法只能在遇到自己不会的题型时使用。
最后祝愿每一位参加公考的小伙伴都能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