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如何少“踩坑”,保障行车安全?
常见的驾驶盲区你都知道吗?如何少“踩坑”,保障行车安全?受盲区影响,驾驶人很难发现车辆前后方1米以下的儿童或障碍物。左右A柱盲区影响驾驶人观察左右前方的行人及非机动车。随意开车门,
当驾驶员坐在驾驶座上时
视野模糊
无法直接看到车外的某些区域
视觉盲区
给我们的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常见的驾驶盲点你知道吗?
在驾驶过程中
如何减少“踩坑”,保障行车安全?
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01 前后盲区
引擎盖前方看不见的地方,俗称前盲区;汽车尾部后面看不见的地方,俗称后方盲区。影响前后盲点大小的因素主要有车身、座高、车头长度、驾驶员身高等。
受盲点影响,驾驶员很难发现车后1米以下的儿童或障碍物。
孩子蹲在马路中间玩耍,车辆不知不觉从身边驶过,幸好没事
克服技巧
①上车前,司机应绕车一圈,仔细查看车内周围环境;
②上车后,启动汽车前,先观察左右后视镜,必要时回头看看侧面和后方盲区是否有人或其他物体;
③ 行车时要多注意观察,如发现车辆周围有儿童或障碍物,应及时减速并刹车;
④ 转弯、倒车、停车时,车速一定要慢,脚要放在刹车上。不清楚周围情况时,应停下来检查清楚后再进行下一步。
02 A柱盲区
A柱盲区是前挡风玻璃两侧挡住驾驶员视线的立柱。转弯时,如果两侧的A柱较宽,距离过大会挡住视线,导致盲区较大;A柱窄,盲区小。由于我们的驾驶座在左侧,所以在驾驶时左侧的A柱盲区会比右侧的大。
左右A柱盲区影响驾驶员对左右前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观察。
车辆右转时没有注意后方情况,导致发生事故
克服技巧
驾车通过路口时,应控制车速,减速慢行,注意左右两侧行人。当指示灯为绿色时,慢慢开始。作为行人,过马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注意与转弯车辆的距离,不要在车辆旁边停留。
03 后排乘客下车盲区
在路边停车时,左右后座乘客的视线会受到阻碍,很难注意到后面驶来的汽车、自行车和行人。
如果车内人员在下车前没有仔细观察身后是否有行人或驶来的车辆就贸然开门,很容易造成事故。
随意开门,致电动车司机受伤
克服技巧
驾乘人员下车前应养成观察左右后方路况的习惯,确认安全后下车。除司机外,其他乘客尽量从右侧下车。下车时,可以采用“两段式开门”的方法,即先开一个小缝,然后转头向后看,观察后面的情况,确认无误后再推门是安全的。稍微打开的车门也可以作为对后方的主动警告。
04 盲点超车
超车时,后车的视线会被前车挡住,可能无法观察到迎面而来的车辆!
克服技巧
超车时,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保持车头稍偏左,并迅速观察对向车道的路况。在下列情况下不要超车:
① 前车发出左转或掉头信号时;
② 超车时预计有与迎面驶来的车辆相交的可能性时;
③ 前方车辆正在超车。
05 后盲区
图中灰色区域为汽车行驶过程中左、中、右后视镜的可视范围。当右车不在可视范围内时,左车盲目变道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克服技巧
行车变道时,首先要观察车内后视镜,看后方的交通情况是否适合变道。然后,车辆在变道前必须打转向灯,以提示周围车辆提前做好准备汽车驾驶人考试常识下载,以免发生事故。
06 山路盲区
车辆在山区弯道行驶时,内山可能会挡住视线,迎面而来的车辆也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
过弯道时如果不减速或违章超车,很可能发生事故。
没有注意到迎面而来的车辆而非法超车的白色车辆
克服技巧
在山路行驶时,不要盲目依赖导航等电子设备,控制好车速和车距,尽量靠右侧车道行驶。过弯道时提前减速,并按喇叭提醒其他车辆。
07 上坡和下坡的盲区
车辆在上坡时,会与斜坡形成夹角,造成视野盲区,可能无法察觉斜坡上的迎面而来的车辆和其他障碍物。斜坡上的车辆在下坡时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克服技巧
车辆上下坡时,应将车速降低到可控范围内,并适当鸣喇叭,提醒迎面而来的车辆。
08 人为盲区
有些人在前挡风玻璃上贴上颜色较深的贴膜,或者在前挡风玻璃上悬挂物品、在后挡风玻璃下方放置物品等,都容易影响车内人员的视线,形成人为盲点。
克服技巧
不要在中控台和后挡风玻璃下堆放物品。
开车盲区有很多危险
司机必须
注意并小心驾驶
为了避免驾驶盲点
对于行人
也了解这些盲点
时刻保持警惕!
行人如何防止驾驶盲区?
尽量远离大型车辆
公交车和卡车的车身较长,转弯时前后轮的轨迹不同,很容易刮伤附近的行人。大型车辆即将转弯时,要与其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过马路前观察路况
过人行横道时,要遵守交通规则。通过被桥墩、大型广告牌遮挡、难以观察路况的路口时,应严格遵循“一站、两观、三通”的原则,尽快通过路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避免站在车辆周围
儿童体质比较弱,在车辆周围玩耍时很容易进入驾驶盲区。家长要注意教育孩子远离停在路边的车辆,不要到处玩耍;走人行道汽车驾驶人考试常识下载,不进入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同时,家长要时刻看好孩子,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部分素材来源:公安部交管局、人民公安报、易亚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