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正视”常识

2022-11-20栏目:常识问答
导语

公务员考试复习很是枯燥,每天面临着各种题型、知识点,如果没有求知兴趣,能坚持下来不容易。但是,我们也必须将常识作为一个备考项拉入复习时间表中,如果你时间足够的话,因为公考越来越激烈

公务员考试复习很枯燥。你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知识点。如果对学习不感兴趣,就不容易坚持。因此,在复习中,要探索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怀着求知欲去学习,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公务员考试常识部分考察范围广,涉及面广。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复习起来可能会非常困难。面对这个板块,我们是不是应该干脆放弃?答案是否定的。

1.“正视”常识部分

常识作为一门涉及面广的学科,需要很强的记忆力,但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复习常识并不划算。但即便如此,常识也不应该作为备考的弃儿存在,它可以作为复习结束时考虑的部分存在。

常识部分的两个特点决定了这种方法:1.常识知识量大;2.一般知识分数在100题以上的试卷中占比较小。虽然常识部分的满分不低,但现实中绝大多数考生的正确率都徘徊在60%以下,常识部分你和对手的差距可能只有2分以内。因此,常识在很多情况下也很难得到可观的分数。但是,我们也要将常识作为备考项目拉进复习日程中,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因为公考越来越激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2.如何复习常识

1、结合《神论》

很多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并没有把常识性的内容和其他科目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很难有好的复习效果国考常识判断知识点,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其实常识部分的学习也关系到理论的复习效果。从历年考题来看,常识部分的知识点不仅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练习题中,还包括部分论证内容。论文写作涉及的类别主要有政治、经济、法律、时事等,这些内容也是常识判断部分的知识点。因此,考生复习知识时,应结合其他模块,

2.优先审查

常识模块涉及的科目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科技、时事等。复习常识性知识点时,一定不能无重点地复习,要有重点。

△ 聚焦内容

总结历年真题,你会发现在线试中,常识判断题还是有侧重点的。比如国考的法律知识点题很多,而在法律知识点中,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是主要科目。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应参考历年真题和当年考试大纲,找出考试重点。

△ 专注时间

时间上,如前所述,一般知识部分可以不用花时间复习,但要穿插复习其他模块。但是,对于常识性判断的关键部分,则需要进行深入的复习,尤其是规律等可遵循、可形成体系的知识模块。

△ 强调理解

判断常识部分的考试范围不仅仅是背诵内容,还包括很多理解内容,尤其是法律常识部分。比如刑法试题中常考的知识点: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很多考生把这个知识点背熟了,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还是会出错。究其原因,是他们对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没有真正的认识。因此,在复习中,除了要背,还要理解知识。

3、调整心态

心态是决定复习成败的关键。常识判断部分内容很多,涉及的学科大类包括政治、经济、法学、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再细分的话,内容就更多了。备考时,考生往往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却一道题都没过。很容易觉得得不偿失,很失望。所以考生要想克服常识判断部分,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

△ 降低分数期望

公务员考试不可能考满分,所以我们要学会放弃,要学会在一个地方放弃的东西在另一个地方弥补。公务员考试计算的是总分,不是某个模块的分值。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与其他模块相比,常识判断部分的复习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提升。由于复习了其他模块,总能总结出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但是常识判断部分涵盖的知识点极其广泛,考试内容主要是判断知识点。如果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晰,或者脑子里没有概念,做题会相当吃力。因此国考常识判断知识点,对于常识判断模块,短时间内不宜采用突击审核的方式。

总而言之,不到最后一刻我们绝不放弃。合理分配时间和学习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率地复习!关注【新方法教育】,每天分享更多优质备考干货!祝各位考生登陆成功!

(部分图源侵删网络)



友情链接: 常识百科 常识问答精选常识 常识经验
百度地图

Copyright © 2017 安全常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www.anquanchangshi.com 渝ICP备20006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