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

16品牌保鲜膜15种有问题北京市民存在比较严

2022-12-05栏目:安全常识
导语

16品牌保鲜膜15种有问题专家告诉记者,由于生产工艺需要,PVC保鲜膜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大量塑化剂。塑化剂遇油溶解,毕女士发现一些不明油脂状物质很有可能就是保鲜膜中所含的塑化剂。

保鲜膜作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因其使用方便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安全风险。

16个品牌15种保鲜膜有问题

北京人毕女士经常在超市买熟肉,都是用保鲜膜包着的。然而,几天后,毕女士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保鲜膜上有一层油腻的东西,不像是肉本身的油”,她说。

那么,毕女士发现的不明塑料状油脂究竟是什么?专家告诉记者,由于生产过程的需要,PVC保鲜膜在生产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增塑剂。增塑剂溶于油,毕女士发现一些不明油腻的物质很可能就是保鲜膜中含有的增塑剂。

记者随机调查了北京10家大中型超市发现,半数超市使用PVC保鲜膜直接包裹生肉和熟食。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发布的公告中特别强调,禁止企业使用增塑剂DEHA生产食品保鲜膜。那么,市面上使用的PVC保鲜膜到底使用了什么样的增塑剂呢?

北京开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从北京、上海、广州采购市场上销售的所有16个品牌的PVC保鲜膜,并送往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测试结果令人震惊。经检测,发现15种保鲜膜中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DEHA。其中,最低超过检测线98次,最高超过检测线472次,平均超过检测线200多次。

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石说,“主要是影响我们的荷尔蒙,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女性性早熟和男性不育症,尤其是对婴幼儿的生殖器发育影响很大。孩子们。”

不法企业为牟利“偷梁换柱”

DEHA,这个国家禁用的塑化剂是怎么加到保鲜膜里的?经过几个月的调查,记者发现,PVC保鲜膜生产行业笼罩在层层迷雾之中。迷雾背后是一个涉及保鲜膜行业及其上游化工行业的谎言。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公告,PVC保鲜膜在生产过程中允许添加的增塑剂为DOA。记者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调查也发现,被检测出含有国家禁用增塑剂的4家保鲜膜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料,确实标示为DOA。

进一步调查发现,所谓的DOA中并没有DOA,而是DEHA的含量很高。原来所谓的DOA其实就是DEHA。据专家介绍pe保鲜膜安全吗,生产DOA的原料是正辛醇,生产DEHA的原料是异辛醇。这两种原材料的价格相差很大。正辛醇每吨的价格在12000元左右,而异辛醇的价格每吨只有8000元左右。为降低成本,企业采用异辛醇为原料进行生产。

至此,国家禁用的15个品牌PVC保鲜膜中增塑剂DEHA的来源终于水落石出。为了降低成本,生产DOA的上游化工企业使用异辛醇生产国家禁用的DEHA。上游化工企业以DOA的名义将DEHA卖给保鲜膜厂家,最终生产出危害人体健康的保鲜膜。

没有标准可循,导致屡禁不止

PVC保鲜膜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包装材料,一直没有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最大好处是企业可以选择自己的标准,从而避免检测国家禁用的增塑剂和国家标准可能对使用范围的限制。

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石说pe保鲜膜安全吗,“2009年起草了一整套自粘保鲜膜标准,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但由于种种原因,保鲜膜国家标准的实施先后两次推迟。直到今天,它还在文件柜里沉睡。为此,专家呼吁,保鲜膜不能没有标准可循,无法管理。同时也提醒消费者,最好使用PE保鲜膜。如果使用PVC保鲜膜,最好不要直接用于包装肉类、熟食和油腻食物,也不要直接用微波炉加热。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



友情链接: 常识百科 常识问答精选常识 常识经验
百度地图

Copyright © 2017 安全常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www.anquanchangshi.com 渝ICP备20006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