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

日本为迎合美国搞所谓技术封锁实际上是损人害己

2022-12-08栏目:旅游
导语

日本为迎合美国搞所谓技术封锁实际上是损人害己的行为。2022年1月,岸田文雄与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同意设立日美经济版“2+2”会议机制,以在供应链和技术开发方面加强合作,在尖端技

受益于RCEP贸易便利化措施,海南鰤鱼苗对日本出口大幅增长。图为海南省万宁市海域,工人搬运鰤鱼苗给日本渔船。

袁晨摄(人民视觉)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称,日本政府正在收紧外国研究人员和学生的入境审查。留在日本所需的文件将包括海外旅行历史、在日本期间的资金来源等。此举的目的是在入境前确认相关人员是否可以将高密度的科研成果或技术带到海外日本。

近年来,日本对外国研究人员和留学生的限制收紧,日本在经济和科技领域也逐渐展现出“与美共舞”的一面。专家指出,相关入境检查不符合日本推动技术发展的核心需求,技术封锁也不符合日本经济发展利益。日本为了迎合美国而进行的所谓技术封锁,实际上是损人害己的行为。

技术限制意味着中国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2021年开始严格审查,主要针对那些拥有所谓“敏感”信息的人。这些人不仅要填写旅行经历和资金来源,还需要填写过去发表的论文或在本国的工作和生活经历。2021年约有15万外国人进入日本,其中只有89人是获得在留资格的研究人员。今年6月1日,日本政府将每日入境人数上限提高至2万人。预计来日的海外研究人员数量将相应增加,入境审查措施的覆盖面也将更加广泛。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认为重要技术可能会通过留学生流向中国等国家。《朝日新闻》此前报道称,日本情报机关公安调查厅在一份报告中称,“当中日学术交流的内容可以用于军事领域时,学术交流可能成为加强两国绩效的基础”。中国的武器装备。”

收紧对外国研究人员和学生的限制被视为日本加强“经济安全”政策的一部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经济安全”作为其标志性政策之一。2021年5月,日本众议院通过了《经济安全促进法》,其中包括四大内容,包括加强供应链弹性、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审查、不公开敏感专利、政府与民间合作加强削减-前沿技术研发。实施将从左到右分阶段开始。

此前,日本多次与美国在科技领域展开合作,对华意图明显。2022年1月,岸田文雄与美国总统拜登进行视频通话,同意建立日美经济版“2+2”会晤机制,加强供应链和技术开发合作,共同制定国际标准。尖端技术领域的标准。日美谈判建立限制尖端技术出口的新框架,涵盖半导体设备、量子密码、人工智能等,并协调美国的欧洲盟友加入。

关注美国利益

旅游服务贸易论文

日本的“经济安全”政策与美国的相关政策密切相关。近年来,美国在出口政策、投资限制、技术和交易限制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打压。2020年,修改《外国直接产品规则》,限制华为;单方面制裁;2022年颁布的所谓“涉疆法”也包含相关技术限制条款;近期公布的《2022芯片与技术法案》明确禁止该法案支持的企业在中国扩大先进芯片生产。

分析人士认为,拜登政府非常重视在技术、工业和贸易领域构建“中国联盟”。以维护经济安全为名,“强制性经济策略”的使用范围和力度大幅扩大,体现在经贸管制、投资监管和人才签证限制等方面。日本政府在制度、政策、法制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对华“竞争、预防、遏制”可能成为贯穿日本“经济安保”政策的暗线。

“日本以‘经济安全’为名对华实施一系列措施,是迎合美国对华政策的表现。在日美贸易关系中,美国占据主导地位,日本希望获得美国市场、资金、科技成果等更多资源进入美国盟友经济“小圈子”,积极支持效仿美国的技术封锁。当然,日本政府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日本越来越重视所谓的‘经济安全’。一方面,因为日本急于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独立性,在技术领先领域拥有主导权和规则制定权;另一方面旅游服务贸易论文,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加剧了日本的经济安全危机感和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提升,使日本感受到了一定的竞争压力,日本认为中国可能对其主导地位构成挑战在东亚的工业分工中。”

“打在中国,痛在日本”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专家指出,日美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协调出口管制。此前,日本“勉强”效仿美国对华强硬立场,将华为、中兴设备排除在本国通信网络之外。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经济问题专家丸川智雄认为,岸田文雄在出口管制问题上会谨慎行事。

在刘军红看来,推进科技创新需要不断培育新的科研力量。日本社会深度老龄化给科技创新发展带来压力。积极吸引海外科技人才是日本推进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加大对外国研究人员和留学生的入境审查可能会对日本吸引海外科技人才产生负面影响,不符合日本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的政策方向.

“从科技实力来看旅游服务贸易论文,从80年代到90年代,美日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半导体争端。面对日本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采取了强硬的打压措施。此后,日本半导体产业逐渐失去竞争力,如今在半导体领域,日本真正能够牵制和影响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关键技术并不多。实际上做的很少。它想做的少。” 柳俊宏说道。

中日两国密切的经贸关系也使得日本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很可能面临“伤一千敌八百”的窘境。数据显示,2021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仍将保持在3714亿美元的高位,中国连续15年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中日首次达成双边关税减让安排,实现历史性突破,两国贸易迎来新的机遇期。

刘军宏分析,中日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日本盲目效仿美国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日本企业可能会遭受巨大冲击和利润损失。日本不愿损害自身切身利益,因此需要权衡利弊,慎重考虑采取实际行动封锁中国技术。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8月23日第10版)



友情链接: 常识百科 常识问答精选常识 常识经验
百度地图

Copyright © 2017 安全常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www.anquanchangshi.com 渝ICP备20006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