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四年收购25家公司众信旅游股价商誉增长2
众信旅游靠并购能否突围?不断的并购让众信旅游的商誉增长了280多倍至8.与资本市场给出的估值相反,众信旅游的并购速度和扩张规模却在一路飙升。另一方面,随着并购的高频进行,众信旅游也
上市四年收购的25家公司商誉飙升280多倍。众信旅游能否通过并购突围?
李蕊娜
近年来众信旅游股票预测,出境游企业中新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707.SZ,以下简称“中新旅游”)的股价和规模似乎在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
《华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自2014年上市以来,众信旅游股价从37.27元/股(复牌前)的高位下跌80%至12月5日的6.87元/股;短短时间内,众信旅游收购了25家公司。
持续的并购让众信旅游的商誉增长了280多倍,达到8.14亿元。本报记者联系中信旅游相关部门,询问其未来是否会继续进行相关并购计划。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对方的正面回复。
4年收购25家公司
12月1日众信旅游股票预测,中信旅游发布公告称,公司2017年通过二级市场申购了约650万股,即“兴业信托-中信旅游1号员工持股集合基金信托计划”,占公司股份的0.77%。公司总股本,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已全部出售。
但查阅员工持股计划购买价格后发现,当时的交易金额为9299.7万元,平均交易价格为14.31元/股。截至11月30日,众信旅游收盘价为6.69元/股,股价几乎腰斩。
无独有偶,今年9月初,中信旅游公告称,“兴泉锐众-中信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信旅游专项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减持。据了解,资产管理计划认购5000万元认购中信旅游311.5万股,交易价格达到约16元/股,但减持均价仅为8.99元/股。
事实上,自2015年4月1日收盘价达到37.27元/股后,优旅股价就开始一路下跌。截至12月5日,收盘价仅为每股6.87元,跌幅超过80%。
与资本市场给出的估值相反,众信旅游的并购速度和扩张规模大幅飙升。
《华商报》记者查询、梳理众信旅游上市四年的公开数据和报告发现,截至目前,众信旅游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收购了25家企业,取得了控制权。他们所有人。例如,2014年收购了杭州中信、上海聚龙、乾坤快递;2015年收购竹园国旅、北京开元、江苏中信、法国安塞尔70%股权;2016年收购上海新魅力、杭州之星、日本三力、波兰车行、北京中信、广州好霸、友展易途、厦门繁星;2017年收购上海游在网络科技、Activo Travel GmbH、苏州中信、北京游泰客网、九江中旅、KAYTRIP DE;2018年上半年,
此外,2016年3月,众信旅游还拟以每股35.82元的价格向携程等11名股东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华远国旅100%股权。成交价为26亿元。但重组历时一年多,最终无疾而终。
在业内人士看来,接二连三的并购其实印证了自招股书发布以来确立的发展战略:通过并购快速扩大规模,提升在出境游市场的竞争力。
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艳峰表示,事实上,中信旅游上市时正好赶上了出境游的爆发期。资本市场的并购让公司迅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整合20多家公司不算多,但在并购标的上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比如在线旅游的整合效果不尽如人意。”
另一方面,伴随并购的高频率,中信旅游也积累了大量商誉。众信旅游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众信旅游商誉已升至8.14亿元,较当初的287.42万元增长逾280倍。四年前首次上市。
竹园国旅收入可期
激进的并购并没有为中信旅游带来实质性的利润增长,但营收增速却跌至上市四年来的最低水平。
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94.36亿元和2.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15.03%,处于中期报告预期指引的下限。众信旅游表示,2018年全年净利润预计在1.86亿元至2.79亿元之间,预计较上年波动区间在-20%至20%之间。
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众信旅游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逐年下降。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中信旅游营收增速分别为40.32%、98.49%、20.71%、19.24%;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4.32%、71.69%、15.08%和8.27%。
国海证券分析师周玉华认为,中新旅游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在消费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人们的出游意愿不高,对旅游的需求不高。出境游减少;二是受泰国海难影响,高增速的亚洲市场受到较大冲击;第三,2017年亚洲市场的高景气度带来了更多的竞争者。在下半年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供需失衡和竞争加剧拖累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有分析指出,似乎正是这种利润增长乏力的状态,使得众信旅游迫切需要实现对竹园国旅100%的绝对控股。
竹园国旅是国内大型出境游批发商,在欧洲和亚洲目的地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今年5月,中新旅游公告称,拟以3.58亿元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郭宏斌等6名交易对手持有的竹园国旅剩余30%股权。交易完成后,竹园国旅将成为众信。旅游全资子公司。
11月20日,中新旅游表示,公司收购竹园国旅股权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
从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来看,竹园国旅营业收入分别为38.1亿元、49.6亿元、23.78亿元,占中信旅游总收入的近40% .
财通证券分析师陶野指出,“我们预计竹园国旅全年实现净利润1.5亿元(+20%)。如果交易在11月完成,竹园国旅合并两个月,全年业绩将增加约750万元,考虑增发稀释后的股权,我们预计本次收购将增加2018年EPS约0.008元。
尽管收购竹园国旅少数股权仍在稳步推进,但中信旅游抛售资金的局面并未改变。数据显示,三季度预付款同比增长127%,主要是11月期间及四季度机票等供应商付款较多;预收账款同比增长80%,主要是预售所致。由于第四季度的销售收入。
预付款项的快速增长给现金流带来压力。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众信旅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亿元,同比下降137.03%。
业内人士来看,从三季报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为缓解资金压力,今年前三季度,众信旅游新增了部分银行贷款,净额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2.06亿元,同比增长212.22%。. 如果未来继续高频并购策略,众信旅游需要进一步加强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