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

如何摆脱疫情影响健康发展冰雪旅游黄金时期的春

2022-12-13栏目:旅游
导语

哈尔滨是最早提出“中国现代冰雪旅游产业”这一概念的城市,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作为哈尔滨市冰雪旅游的领军企业,长久以来始终致力于在一次次“挑战”中寻求复苏与发展。他认为,纵观哈尔滨冰雪

中国小康网独家文章

文章|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旭

如何摆脱疫情影响,健康发展冰雪旅游,是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未来,要加快冰雪政策融合创新,推动产业由政策红利向市场红利转变。

图/TOCHONG

冬季是东北冰雪旅游的黄金时期。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肆虐,东北地区旅游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就在旅游从业者期盼新年冬天能挽回上年亏损的同时,这个冬天,黑龙江、吉林等地的零星疫情再次不期而至,让东北旅游业面临又一次挑战。

2021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仅开放27天,营业天数将有所缩短。自然,各个景区的收入都不会像往年那么好。吉林长白山、长春冰雪新天地等景区虽然仍在正常运营,但游客数量少得可怜。

疫情前,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营业收入约3亿元。即使第22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票价在原价290元(即每张门票100元左右)基础上再优惠3.5%吸引游客,门票收入连往年的1/3都达不到.

为了如约在2022年与你相见,2021年12月14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宣布:这个冬天,我们一定会与你相见。

有关专家指出,如何摆脱疫情影响,健康发展冰雪旅游,是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北方多个省市出台了20多项与冰雪旅游相关的产业政策。未来,要加快冰雪政策融合创新,推动产业由政策红利向市场红利转变。

冰雪旅游遭受重创

春节期间是冰雪旅游的黄金时期,新冠肺炎疫情集中爆发,冰雪企业和目的地损失较大。

2021年1月10日前,黑龙江旅游形势很好,但牡丹江东宁市、绥芬河市、黑河市受疫情影响略有影响。甚至从2020年11月底到12月初东北旅游线路图,黑龙江经历了第一个旅游小高峰,雪乡、亚布力、哈尔滨市区的酒店都爆满。

2021年1月10日黑龙江疫情爆发后,旅行社接待游客量开始下降。

“外地游客不敢来,主要是担心回住地麻烦。” 一位旅行社负责人说。之前牡丹江有疫情的时候,虽然雪乡没有疫情,但是经过很多游客的参观,行程代码还是变成了红色。行程代码虽然不代表健康状况,但仍会给游客带来困扰。近40%的成团游客即使要承担退团的损失也不得不取消行程。

哈尔滨秀山水国际旅行社创始人徐明表示,2021年冰雪节,自哈尔滨发现疫情以来,客人集中退团。从1月10日到1月15日,旅游团几乎都撤退了,“公司从1月15日起,全员休假,等待复工。” 相较于2020年受疫情影响,集团业务将于1月23日结束,2021年业务将提前结束。

不过,黑龙江在政府和旅游层面对2021年冬季旅游的预期相对较高。不仅仅是疫情过后对复苏的渴望,还有出境旅游回归等因素带来的更多机会。

布局“一城四线”冰雪旅游线路,规划全省各地十大冰雪节庆活动,各地区城市已于2020年9月开始与客源地合作推介吸引游客。 .. 对于2021年的冰雪旅游旺季,黑龙江算是够铆足了劲,却又是“当头一棒”。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至2019年冰雪季节,黑龙江省接待省外游客超过2044万人次。2019年,全省接待国内外冰雪游客6600万人次,实现冰雪旅游收入660亿元。冰雪旅游一度成为黑龙江冰雪经济的核心引擎。

冬奥红利、市场需求、优质冰雪资源等多重因素叠加,推动黑龙江加大在冰雪旅游产业的布局。公开数据显示东北旅游线路图,2020年黑龙江冰雪旅游项目投资424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4月,总投资35亿元的四季冰雪项目,集梦幻冰雪馆、冰山馆、冰雪秀、综合哈尔滨太阳岛大厦西区展馆、摩天轮开工建设。截至2020年12月底,四季冰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09亿元,计划2022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据称项目可满足需求吸引游客四季冰雪嬉戏,延长冰雪世界旅游黄金季。

此次疫情也给冰雪旅游发展迅猛的吉林省带来了重创。受COVID-19疫情影响,冰雪产业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吉林冰雪产业,却经历了一个严寒的“寒冬”。

在吉林省,说起冰雪产业,就不得不提长春莲花山冰雪大世界。作为2019年底刚刚落成的主题公园,自开园以来,公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增长潜力。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这项刚刚启动的优质冰雪项目不得不叫停。作为吉林冰雪产业的重点项目,莲花山冰雪大世界还没来得及体验成功的喜悦,就不得不考虑如何生存下去。

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新冠疫情对冰雪旅游行业影响巨大,尤其是在春节,冰雪旅游的黄金时期。企业和目的地遭受了巨大损失。据调查,2019-2020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次同比减少约1.3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同比损失约2400亿元-年。

四季运行是大势所趋?

吉林省长春市跻身“2020年全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行列。冰雪行业以雪着称,但冰雕产品的匮乏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短板。

为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要求,长春莲花山冰雪大世界项目应运而生。

莲花山也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小村落变成了欣欣向荣的村落。莲花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纪工委书记庞景波介绍,冰雪大世界的兴起培养了当地一批年轻人成为“冰雪匠人”。农民也积极建设民宿、饮食街,创造了很多商机。就连农民工也愿意回来创业或找工作。

“冰雪经济已经成为富民产业。” 庞静波说,冰雪大世界每天的游客量可达1万人次以上,营业收入近200万元。冰雕项目的经济带动能力正在逐渐显现,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公园管理者,无论是游客还是从业者都对这个新项目寄予厚望。

但不幸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

但随着四季冰雪等新技术产品的广泛应用,普通民众参与冰雪休闲和冰雪旅游的门槛已经大大降低,冰雪旅游必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普通人时尚生活的选择。

吉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河北等冰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区正成为冬季旅游新的增长极。旅游热点。

国家体育总局在《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中预计,到2021-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达到3.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将达到6800亿元。冰雪旅游投资已成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投资前景巨大。

冰雪旅游持续成为投资热点。数据显示,2018-2020年三年间,我国冰雪旅游总投资超过9000亿元,其中2018-2019年约6100亿元,重资产项目投资约3000亿元。 2020年,保持平稳增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并未中断冰雪旅游重资产项目投资的整体进程。

上述《报告》强调,我国冰雪旅游正从制度完善转向机制建设。国家层面出台冰雪旅游相关政策14余项,涵盖冰雪消费、全民健康、冰雪运动、冰雪装备、群众体育、场馆设施、青少年冰雪参与、旅游等,各省市出台了22项与冰雪旅游相关的产业政策。

为应对疫情,也为下一个旺季提前谋划,吉林省建集团特地为冰雪世界打造了2020-2021年的冰雪冷库。未雨绸缪,也改变了其发展思路。吉林省建集团将在长春冰雪大世界现址建设颐和园、冬宫、游客接待中心、商业街等永久性建筑,让游客体验四季冰雪活动。的技术。这些新建筑也将秉承长春冰雪大世界“当年建设,当年投入运营”的理念,将于2021年冬季与游客见面。

面对疫情,国内冰雪产业从业者不得不静下心来,理性思考,调整未来发展战略,梳理内部管理机制,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率。

有关专家指出,从本次疫情来看,冰雪项目“一季三季”运营方式的风险暴露无遗。像冰雪大世界这样的大型目的地度假滑雪场和景区,四季经营是大势所趋。

但是,仅靠滑雪场自身的实力,很难实现四季经营模式。政府进一步落实冰雪运动发展各项政策,降低冰雪企业成本,增强冰雪企业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冰雪思维引领”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赖伟表示,在2021年深化国际冰雪旅游品牌方面,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通过设计提升景区建设和市场规模。协同、创意互联、营销协同、票务一体化、路网互联。销售收入和服务质量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创新。同时,为献礼冬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还将打造四季冰雪项目,逐步实现四季入住、常态化运营的旅游业态。

哈尔滨是最早提出“中国现代冰雪旅游产业”概念的城市,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作为哈尔滨冰雪旅游的龙头企业,长期致力于在哈尔滨谋求复苏与发展。面对“挑战”。来威表示,未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继续注重品牌积淀和产品变革,保持冬季最热门“网红”旅游地IP,为游客提供更多元化、更人性化的旅游体验当疫情结束。为振兴黑龙江冰雪产业贡献一份力量。

近两年,国家通过筹备冬奥会,大力推广冰雪运动,冰雪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2021年的雪季虽然较长,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冰雪旅游的影响较大。

此前,在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研讨会上,多位专家为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就哈尔滨冰雪旅游项目规划、产品开发、营销服务等建言献策。哈尔滨冰雪旅游复苏振兴,为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探索新方向。

同济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建筑师卢伟峰首先提出“以冰雪思维引领”的理念。他认为,纵观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发展历程,现在要做的是在全区引导冰雪思维和规划项目,包括文化投资、资金投资、节庆投资、项目投资、意识投资、体育投资、教育投资、政策投资等方面。在设计各类项目时,需要考虑冰雪元素,突出城市定位。

专家对疫情过后的旅游业做出预测,认为有两个利好:一是近两年冰雪旅游缺席,消费有回暖的可能。二是受疫情影响,2021年出境旅游全线“崩盘”,这也为2022年国内冰雪旅游带来机遇。

北京三三艺像创始合伙人、中国美术馆文创品牌授权合作伙伴、中国美术馆线上运营商廖东提出,哈尔滨冰雪旅游要打造一个强IP,突出特色。一个超级IP必须具备跨界运营能力,形式不能简单化,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去变现。

“如何让场地及周边全年产生效益,让游客在春夏秋三季不断体验不同特色,持续拉动城市经济,需要创新思维和市场化理念,以及需要研究冰雪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运营。” 专家在会上谈到,塑造冰雪品牌必须产生全年效应,并举出芬兰拉赫蒂的案例,2017年北欧世界滑雪锦标赛举办后,其滑雪场在夏季变身游泳池“在哈尔滨冰雪项目设计中,也要注意全年利用。”

上述专家建议,景观设计与功能相辅相成,丰富的冰雪旅游产品和营业时间的合理组合,可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让游客在旅游期间有游玩的地方。白天与黑夜,室内景观与室外景观完美融合。做文章哈尔滨夜游、文化+旅游,增加剧场演出,开通沉浸式微演出,冰雪世界互动和光影表演,升级传统冰雪旅游产品。

(《小康》·中国小康网独家文章)

本文发表于小康2022年1月下旬



友情链接: 常识百科 常识问答精选常识 常识经验
百度地图

Copyright © 2017 安全常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www.anquanchangshi.com 渝ICP备20006072号